
孩子叛逆拧红了耳朵,你如何解决?
孩子的淘气与父母的心理
不少父母面对孩子的淘气时,常常陷入奇怪的心理。有的孩子好像天生就可以非常不错地控制我们的行为,而有的孩子却好像在故意挑战,越是被禁止干什么,他们就越要去做。
案例:雯雯的故事
雯雯是个很乖巧的女生,但有一天却变得任性起来。她从小就喜欢跳舞和弹钢琴,然而她的母亲觉得她的舞蹈动作不协调,不喜欢外出,不如小学时学得扎实。于是,她让雯雯学美术,却遭到了雯雯的拒绝。雯雯表示不想学美术,由于她感觉舞蹈课太难。雯雯的母亲并没发火,而是让她去小区里玩滑梯。雯雯玩得非常高兴,但回来后却死活不愿去学美术了,反而说要去学舞蹈。雯雯的母亲气急败坏,想要大发雷霆。然而,当她看到孩子躺在沙发上玩耍并且高兴时,她感觉孩子这样可爱,决定不再强迫她学舞蹈。这个时候,雯雯的母亲发脾气,表示不管孩子想不想学,她都无需学任何东西。雯雯则回答说她将来长大了也不期望做个平凡人。
孩子给予的错误反馈
在与孩子的冲突中,雯雯的母亲选择了错误的对待方法。她的态度让我想起一句名言:“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需要个别对待。”她对雯雯的态度并没接纳雯雯的情绪,而是直接表达了我们的不满。如此的反馈让雯雯感到伤心,并发出了负面情绪和怨言。在日常,不少父母常常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,只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。然而,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同样要紧,会干扰孩子一生的进步。
对抗抑郁的孩子
孩子们心中的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
有人在知乎上提出了如此一个问题:“抑郁症病人从小到大,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,心里都住着‘其他人家的孩子’,为何会有这种‘其他人家的孩子’?”有个网友的回答叫人心疼:“从小没被爸爸妈妈认同过,由于一句话说错了,就会被爸爸妈妈吼骂。目前的孩子真是‘玻璃心’,有时在外面惹了麻烦,回家就‘一肚子气’,但有时在外面受了委屈,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也不会去和爸爸妈妈说,说了也不知道。他们只了解对自己生气发脾气,批评他们,而且只有说他们,他们才会听话,没任何责备。” 在这个例子中,大家可以看到孩子们心中的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,这是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得到爸爸妈妈的认同和尊重。他们总是没办法有效表达自己在外面所遭到的委屈,只能将负面情绪发泄在自己身上。这样的情况可能致使孩子抑郁,对抗抑郁的孩子来讲,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大家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反馈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需要大家不同对待,并用温暖和理解来引导他们的成长。